近日,南京寶色股份公司在新疆現場正緊鑼密鼓地加工一批年產120萬噸PTA項目10臺超限大型鈦/鋼復合板設備。據寶色股份常務副總經理吳丕杰介紹,該項目合同執行期為19個月,預計今年年底完工并交付使用。這充分體現了寶色股份在超限非標特材化工裝備制造領域的獨特優勢。
作為大型特材裝備制造領域的供應商,寶色股份以“特材化、大型化、精品化、國際化”為目標,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跨越式發展之路。
多項大型設備國產化
近年來,寶色股份作全面實施自主創新,將超限非標特材化工靜設備100%國產化,實現了我國在特材化工裝備制造領域多項零的突破,填補了國內40多項技術、裝備空白。
據介紹,寶色股份相繼實施了國內煤化工項目旋風分離器國產化以及120萬噸/年PTA項目裝置關鍵大型設備的國產化項目;研制了年產220萬噸PTA項目中的氧化反應第一、二冷凝器,實現了PTA成套靜設備100%國產化;開發出國內CPE氯化聚乙烯項目中四層復合(鉭/鋯/鈦/鋼)金屬制反應釜,完全替代了德國進口的大型搪瓷釜;制造出環保型提取金屬鎂一體化項目中鎳基合金干燥器等關鍵設備,填補了國內空白。
寶色股份還致力于打造精品化、國際化的裝備產品。為印尼金光集團200萬噸/年造紙項目制造氧化反應器、蒸解釜等核心設備,實現了全球直徑12.5米的不銹鋼封頭首次整體制造、整體發運;制造了兩臺直徑達10米的MMA( 甲基丙烯酸甲酯)氧化反應器,刷新了非標化工裝備制造紀錄。
全面提升智能化水平
作為特材非標高端裝備供應商,寶色股份推動生產制造模式的變革,向互聯網+智能制造的現代創新科技產業轉型。
首先,通過工業云創新服務平臺建立智能制造系統,將營銷、設計、物流、生產、檢測、財務管理等重要模塊通過互聯網連接,形成局域網絡模塊間全融合與互聯網權限聯接的信息體系。其次,通過建立與相關單位的遠程協同設計系統,改造既有數控設備、增加終端控制點、新增一批工業機器人,進一步完善智能制造系統。最終使工業云平臺為研發設計、加工制造、經營管理等生產經營活動提供資源支撐和服務保障,使工業大數據應用貫穿設計、制造、營銷、服務全過程,成為生產精準、高效輔助決策的支撐。
另外,寶色股份加快轉型升級,淘汰落后工藝技術和設備,推廣應用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先進制造系統、智能制造設備及大型成套技術裝備。
據寶色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正在與南京理工大學聯合,逐步實施特材焊接的信息化、數字化及智能化工作,提高特材精密焊接能力及質量控制水平。同時,公司正在進一步完善特材非標裝備高端產品產業鏈,將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特材非標裝備生產、設計、制造、安裝一體化企業。
打造龍頭多點突破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及“十三五”規劃的實施,國內裝備制造業又迎來了歷史性的戰略機遇。吳丕杰說,寶色股份將從產品研發、市場拓展、制造模式、經營發展等方面展開重點突破,打造特材行業龍頭企業形象。
在產品研發方面,首先,通過創新設計理念、改善工藝流程、推進兩化融合等方式,對傳統化工裝備進行技術升級和更新換代,向節能、環保、高效、綠色方向發展;其次,加快海洋工程、核電、環保、能源等戰略新興產品的培育,使公司產品面向高科技尖端領域,從中低端產品走向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高端產品。
在市場拓展方面,借助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在穩固國內市場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國際化經營戰略,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充分發揮企業技術、生產優勢,進一步加大軍工市場培育力度,使其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
在制造模式方面,要推動生產制造模式變革,從昔日產能過剩的傳統制造業向互聯網+智能制造的現代創新科技產業轉型,使智能制造成為公司的新型生產方式。
在經營發展方面,以高端裝備制造為支撐,由成套設備制造向工程技術總包及工藝技術服務方向發展,同時以工程總包和工藝技術服務來帶動高端裝備制造業務的擴展。吳丕杰表示,寶色股份將通過實現轉型升級戰略,打造“專業化、信息化、智能化、國際化,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現代化大型成套高端特材非標裝備供應企業。
2018年4月13日《中國化工報》